5月12日上午,奇点生产力促进中心揭牌暨战略签约仪式在北京海淀区如期举行,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理事长刘玉兰、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申长江、监事长韩丽娟、常务副秘书长王羽等出席了本次活动。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依靠科技进步,科技极大的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社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时代重任和特征,积极应用创新型生产工具的科技企业已成为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参与者,组织协调数字技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科技组织更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推动者。生产力促进中心作为重要的科技服务和生产力促进机构,自1992年中国第一家生产力促进中心成立至今,已经遍布全国各省市,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技服务和生产力促进工作体系,拥有一支专业化的队伍,在推动创新应用、转型发展、成果转化、中小企业技术水平提升、社会创业就业以及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已成为国家创新发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现代科技服务业的一支重要生力军,是科技服务业和生产力促进工作的一面旗帜。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自成立以来,始终以“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创新创业”为使命,着力于支撑国家发展、服务行业所需、搭建桥梁纽带、提供专业服务,通过创新的科技服务和生产力促进工作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服务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生产力、促进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创新和经济发展,在为全国中小企业服务,为生产力促进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为政府建言献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目前,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正在整合科技领域全要素和多维度资源,通过创新的方法、先进的数字工具赋能科技服务和生产力促进工作。
会上,刘玉兰理事长表示: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作为一家独立、公正全国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着力解决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找资金难、找人才难、找市场难等痛点,同时指出,在当前数字产业化的大环境下,产业大数据网络的构建至关重要,而奇点控股在专业技术能力及实践应用方面都有着非常独特的优势,成立“奇点生产力促进中心”,将有利于以全新的模式开展服务,及时补充了行业生产力多年来在数字化方面的不足。刘玉兰理事长对奇点生产力促进中心提出了殷切希望:一是要在未来的运营中,围绕数字生产力为会员提供优质服务,进一步打响生产力中心品牌及社会影响力;第二,服务与效益相互反哺,在提供服务的同时注意提升效益;第三,紧密团结全国各地生产力中心,同心协力对接全国四千万家企业,积极践行协会宗旨,将本次仪式作为新的起点,不断完善服务应用模式,让全国科技型企业真正享受到大数据所带来的红利。
奇点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奇点控股董事长姜琳杰表示,非常荣幸加入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大家庭,本次揭牌标志着奇点控股的探索和实践,得到了国家专业机构的认可,这是奇点控股发展历程上的关键里程碑。经过多年的实践,奇点控股商业模式由1.0资本赋能、2.0“投资+飞地”运营服务赋能,升级为3.0“基金+基地+平台”三位一体数字生态模式。以成立奇点生产力促进中心为契机,为行业做出应有贡献,为生产力促进和相关管理工作提供有力抓手工具,构建数字生产力的发展范式、形成融入数据要素的生产力发展新理念和新模式,促进生产力数字化、释放数字生产力能量。
在签约环节,由申长江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任志儒总监分别代表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奇点控股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开启多元化全面合作,双方将结合各自的优势领域,为行业企业、地方政府和产业园区提供产业链监测与运行分析、精准投资引资、精准引智施策、营商环境监测与治理等服务,推动在科研平台建设和科技产业培育促进等方面的工作,加速培育相关服务及园区所需产业资源等领域探索和搭建服务平台,提速科技成果转化。
签约结束后,刘玉兰理事长、姜琳杰董事长共同完成了“奇点生产力促进中心”揭牌仪式,这也意味着奇点控股有限公司正式成为全国生产力促进体系的一员。
数字经济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大数据也正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奇点控股依托灵犀产业大数据平台,基于“全地域、全行业、全维度”的海量数据,开展产业诊断、智慧招商、精准施策、企业画像、精准营销、专利匹配、资本对接等系统化服务。“成为生产力促进中心一员后,奇点控股将利用自媒体平台优势,全面提升生产力中心品牌声量,通过灵犀科技的数字平台为全国1000余家生产力中心及千万家企业提供数字服务,实现多方效益的共赢”,姜琳杰董事长在会上说到,同时表示,奇点控股将会不断加大科研投入,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利用资金、平台、空间优势,以数字生产力助推社会创新变革,进一步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伟大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