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新闻中心
汇聚全球资讯 传递最新动态
返回上一页
奇点控股董事长姜琳杰:现在,是投资3.0时代 | 奇点Report
645次 2023.12.26

引言

过去,投资人只要拿钱就行了,后来只拿钱不够了,还得做线下孵化,到现在孵化也不够了...


马上步入成立的第九个年头,奇点资本也迎来了自己的投资3.0时代。

从大基建到硬科技,过去八年多的时间,奇点资本顺应时代的变化抓住一个又一个机会。如今,奇点资本坚持“与巨人同行,与科技同行。”集中布局工业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及新材料五个赛道。

此外,作为投资人,奇点资本不忘修炼自己的内功,成立母公司奇点控股,并搭建“基金+基地+平台“三轮驱动矩阵,中新产元,为奇点资本投资企业寻找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订单机会、帮助被投企业争取优惠的招商政策,持续赋能企业的孵化;成立灵犀科技,自研产业要素协同平台灵犀超链,帮助投资人做出更高效、更准确、更安全的投资决策。


未来,奇点资本不论对宏观环境、对赛道机会还是对自己的能力,都充满信心。





█ 不弄“风潮” 只做自己

对于任何大家一股脑扎堆的风口,奇点资本的态度是,谨慎、谨慎、再谨慎。

就比如,对今年非常火热的大模型赛道,奇点资本董事长姜琳杰就发表了自己的评价,“大模型最重要的是‘大’,这就意味着企业入局的门槛很高。我非常认可GPT类产品的技术发展,但是我不认为现在一股脑跟风涌现的企业都是值得投资的。我期待未来国内大模型能研发出更多自主产权的产品,比如以中文为基调的大模型,或者把现在成熟的技术熟练地应用在某个具体的场景中,但对于目前这个赛道上多数的项目,我们的态度都非常保守。”

成立8年,奇点资本俨然形成了自己的投资逻辑,不跟风是一个重要的原则,坚持硬科技则是另一个。目前奇点资本在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和新材料的投资占比分别为40%、20%和20%,剩下的20%则投入到新能源和生物医疗项目中。

过去一年,面对多变的外部环境,奇点资本的投资策略也做到了“两变三不变”。

为了顺应环境的变化,奇点资本的投向在坚持硬科技赛道的大前提下做出了调整,此前的所投的技术项目的应用覆盖了民营和军用,过去投资重心不断向军用技术转移,这也是为了减少项目的不确定性风险。此外,在整个市场IPO情况还不够乐观的情况下,奇点资本也对项目退出机制做了调整,除了传统的IPO退出,退出方式也要多元化,比如与产业内龙头链主进行合作与并购。

而“三不变”则是不变的信心、不变的赛道与不变的时机。今年,奇点资本增加了15个投资,其中14个已经完成交割,即使在不确定性增强的时间里,奇点资本对整个资本市场的信心并没有动摇;在投资标的上,坚持“与科技同行”。在投资理念上则坚持“与巨人同行”,“巨人”既是行业内的龙头企业这类“大巨人”,探索这些企业可能存在的并购机会,也是在细分赛道中领先跑出来的“小巨人”,关注他们在成长和成熟期的投资机会;在参与投资的时机,奇点资本80%以上的投资都参与B轮或者B轮以后的机会,为了增加项目确定性而选择更为成熟的项目。当然,对于一些前沿技术,特别是卡脖子的技术项目,奇点资本也会参与更早期的投资,来帮助核心技术企业快速成长。





█ 从投资2.0走向投资3.0

“投资2.0是投资加上线下服务,投资3.0时代则是投资加上线上与线下服务的结合,我们在做的就是投资3.0的升级。”姜琳杰这样说道。

投资者,需识时务。奇点资本的成功,与顺应时代有着脱不开的关系。2015年奇点资本刚刚成立的时候,国家还是大基建一马当先的时代,奇点资本就出手了一些大型项目。随着资管新规的颁发,奇点资本也顺应做了转型,如今面临再次变化的市场环境,奇点资本也意识到,投资人只拿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想要在行业中做“常青树”,就需要升级成产业投资人。

“企业现在想要的不止是钱,还需要产业链的资源,至少订单总是要的。”为了能够更好地赋能企业,奇点资本也开始不断升级。为了给企业更好的资金、订单、政策支持,奇点资本成立了中新产元,其基本使命是为被投企业级相关企业组建细分产业集群,让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形成合作、以及引导被投企业与政府协商优惠的招商政策等等。

这个过程中,奇点控股意识到,只做线下服务的投资人不是好PE,于是灵犀科技成立,奇点控股的线上线下服务闭环至此形成。

产品“灵犀超链”设计的初衷是提升投资的智能化水平。目前大部分投资机构选择标的还是单点化的,参考的指标不够全面,有了灵犀科技这个平台,可以快速的帮助投资人对整个产业链进行有效分析。比如一个产业链涉及到500家企业,灵犀科技就可以快速地梳理500家企业的情况、上下游关系、整个产业链是否有断裂、是否有技术被卡脖子等,从宏观和中观的层面进行梳理和判断,借助数字化技术,投资决策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会大幅提升。自研灵犀超链平台后,姜琳杰发现这个平台不止能赋能自己的投资,也能帮助其他投资机构做出更高效的投资决策,随着 灵犀超链 APP2.0 的上线,马上就要进入灵犀科技独立运行的第四个年头。

在整个投后管理方面,奇点资本秉持两个原则:第一,做冷静的旁观者,不随意干预企业的经营。“既然选择了投资标的,就说明我们是认可企业发展的潜力和思路的,作为投资人就不应该在选择标的后肆意插手企业经营。”第二,在企业需要投资人的时候,积极赋能。“企业要钱、要订单、要产业上下游的资源,他们要实际的东西,机构就需要提供实际的服务,而不是没有分量的夸夸其谈。”

有了中新产元和灵犀科技的配合,奇点资本也更好地将投后理念充分落实。

从1.0到3.0,始于股权投资,到现在发展为产业投资人,未来仍充满可能性。





█ 在多变的市场中追求稳定

谈起这8年投资市场的变化,姜琳杰总结了两个关键词“趋严”与“多变”。

不可置否,趋于严格和多变的政策让股权投资人的任务充满挑战。股权投资最重要的使命是为企业提供资本,而资本市场的使命是让企业的资本具有流通性。姜琳杰认为,保持多维度资金在资本市场里按照市场规则有序流动,是资本市场当下要做的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这里的多维度资金,涵盖了保险资金、银行可投入到权益市场的资金、信托券商可分配的资金,以及各类母基金以及股权机构的资金。”姜琳杰表示,在万变的市场环境中,资本需要保持不变的本质:有序且顺畅的流通。

在这方面,奇点资本始终不忘初心。今年奇点资本设立了两支新的基金,一支是军民融合基金,LP基本是国有背景母基金占比40%-50%,其他50%则由国有企业类和民营企业类资金组成,目前该基金已经新增了10个项目投资,总投资金额在7亿元左右。另一支则是大交通物联网的短期基金,一期规模在10亿元左右,另外一期则在5亿元左右的规模,预计在年底正式启动募资。

预计在明年第二季度,奇点资本准备再设立两支基金。其中一支仍是军民融合领域的二期基金,预计规模达到20亿元,另一支主要投向则在人工智能,IoT等相关产业方向,由于这个方向很多技术都在起步阶段,这只基金的标的也会适当选择早期投资。对于人工智能方面项目的审核,姜琳杰也给出了自己的标准与观点,“技术可以新,但是应用场景一定要是明确的,不能空谈技术。而且,这个应用场景至少要有50亿元的市场空间,不能是一个过于细分或者小众的场景。此外,技术目前在研发阶段没有明显的卡脖子或者突破成本极高的难关,如果符合这几点,那么人工智能早期项目也值得一看。”

今年,奇点资本坚持“三不变”,明年则有“三保持”。

保持信心,“投资机构如果没有信心,你的投资金额会收缩,投资风格也会逐渐趋于保守,这也不见得事件好事情,所以作为投资人,保持对未来客观的信心是重要的。”

保持军民融合的投资赛道,说到底,投资人要在投向中选择最能抗周期的赛道,也就说要选出在经济轮盘开始转动的时候第一批吃到红利的,而在经济走向平缓期的时候最后一批吃尽红利的企业,军民融合的主题就是这样,也是奇点资本会持续坚持的主题选择。

最后就是保持不跟风的理念。不是不投新科技,而是要保持自己对新科技项目的判断和理性。而非一窝蜂地跟着大部队,变成投机者。

“2024年,奇点资本预计新增募资规模达到30亿元,坚持与巨人同行,与科技同行,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