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领域有个传说:“最珍贵的招商资料,不是研报,而是招商局长的微信聊天记录。”
背后的逻辑是——真正稀缺的优质项目,往往不在市面上流通,只能靠“熟人推荐”。
招商头部服务商数据也显示,有超过六成的招商项目筛选会基于过往合作案例。这并非是过往项目更加优秀,而是招商团队习惯于依赖自身经验和人际关系,进行项目筛选,缺乏系统的数据支撑。
一个核心问题是,如果招商没熟人,或者就想“站着把钱挣了”,这工作还能干下去吗?按照传统招商逻辑,当然不行。但在AI驱动招商的新时代,灵犀科技打造的首个产业招商AI大模型——招商派,就是想用“产业数据+AI”帮助用户“招商不求人”!
01 招商有风险,数据需谨慎
有违直觉的是,招商是一件风险性很高的工作,招商人员稍有疏忽就会被骗。
中国信通院中部大数据创新中心指出,招商引资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1.企业信息碎片化、风险隐蔽性强;2.有企业冒充实力企业、中字头国字号、注册皮包公司,对招商造成严重干扰;3.部分企业排斥尽职调查,隐瞒真实情况,进一步增加招商风险。
招商欺诈问题频发,既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也制约着招商效率与质量。
解决欺诈问题,还得从真实数据入手。
招商派不仅注重数据全面性,拥有全国6300万+企业的工商信息、财务状况、技术专利、产业布局、关联风险等全维数据,更以“智能筛选+人工标注”双管齐下,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
通过“真实数据+AI大模型”,招商派协助地方政府开展了150+场招商推介活动,对接考察企业1000+家,高校和科研机构100+家,促成落地投资金额超200亿元。
凭借专业高效的招商服务,招商派团队已成为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教育部以及60+地方政府优选供应商。
02想多拿项目多落地?AI大模型精准助力
在数据大爆炸的当下,许多招商人员已经“不患(数据)寡而患不均”。想从全国6300万家企业组成的数据汪洋中,捞出合适的招商“大鱼”,离不开产业招商AI大模型的精准助力。
智能分析。招商派会从延链、补链、强链、固链角度,智能绘制产业链地图,分析本地产业链的“短板”和“优势环节”,针对性引进链主企业及关键企业。让传统的单体项目招商转向更为系统化、生态化的产业链招商,实现产业集群效应。
智能识别。招商派会对全国6300万家企业的工商信息、财务数据、产业链位置、新闻舆情、招聘趋势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形成动态企业画像。智能识别企业的投资动向、扩产信号、搬迁意向,帮助招商部门提前锁定目标。
智能推荐。招商派会综合考量本地产业规划、招商主题、GDP贡献、就业带动、创新带动等诸多因素,智能推荐最匹配的企业名单。确保推荐项目不仅有高投资概率、高产业附加值,还能匹配地方产业的长期规划。
智能管理。招商派会记录企业筛选、企业接洽、协商落地、签约成效的全流程,形成可追溯的招商档案。智能分析招商人员的跟进情况,根据签约项目趋势,为招商人员优化招商话术与策略,提升项目转化率。
03 招商资讯瞬息万变,重点信息随时掌握
新时代的招商节奏,讲究“唯快不破”。
当现代企业发展一日千里,传统招商平台更新缓慢的老旧资讯,已很难跟上企业发展情况,严重拖累招商速度。招商派的“企业动态监测”功能,专为招商“提速”而生。
招商派会从正向指标、负向指标两方面,实时抓取和监测企业的招标中标、资质认证、融资动态、限高消费、破产重组等重要信息,一旦有符合条件的企业动态,系统将及时自动推送给招商人员。
关键信息快人一步,招商才能从“等信息”变成“追机会”,提升招商反应速度。
04 产业伙伴助力触达,招商不再靠求人
当“找寻目标”不再成为问题,如何触达目标便成为关键。
在招商派,招商人员不仅能搜索企业,分析企业,更能“触达到”企业。
招商派目前有100,000+高价值企业资源,包括40,000+科技企业,2200+国央企/上市公司,400+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等各种类别,只要用户有需求,最快可实现次日见面。
除了次日达,用户还可以通过“找企业”功能,自主筛选目标企业。通过圈定意向产业(如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意向地区(如北京),输入需求企业数量、资质要求、希望触达的部门以及人员职级等硬性标准,就可实现线上下单、线下跟进。
以往要“四处求人”的企业资源,在招商派触手可及,以前“进不去”的招商关系网,在招商派公开透明,价格公平。
随着AI技术迭代,招商引资工作的智能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未来,产业招商AI大模型招商派还将加入更多AI前沿功能,帮助招商人员精准找企业、提前锁机会、科学配产业、实时抓动态、全程管招商。真正让招商“靠求人”变成“数据+AI”驱动。